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临淄去云南旅游路线攻略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临淄去云南旅游路线攻略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中国有哪些低调的却也曾经很有历史的地方
说说我的家乡即墨吧。
即墨建城的历史很早,早在战国时期,即墨就被称为“三齐名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与齐都临淄“并夸富饶”,尽享渔盐之利。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五国联军,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只有两座城池没有打下来,其中有一座就是即墨。也正是凭借着即墨积蓄已久的财力人力,田单在此地大摆火牛阵,攻破了五国联军,助齐王顺利复国。秦汉之交,齐王田横的五百义士在此自刎就义,后来徐悲鸿还特意画了幅画,叫《田横五百士》,一时传为美谈。

在接下来的两千年里,即墨城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从宋末到明初。听家里老人说起,那段时期整个即墨的县志基本都是空白的。大概是由于战乱吧。到了明清时期,即墨的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明初的统治者从山西,云南等地迁徙了大量的百姓,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士绅崛起,人才辈出,周、黄、蓝、郭诸显姓望族中人才辈出,或以名宦显赫,或以“勋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义流誉,先后有近百位青史留名的人物。只不过自1898年德国人占领青岛以后,即墨县就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了。原先是上官的即墨,反而被青岛所管辖,渐渐的成为青岛的一个县级市。哦,不对,前几年刚划的区。所以啊,我相信家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配图为实景,欢迎大家来即墨旅游)
给你介绍一个地方,绝对历史悠久。
凉州,现称武威,自汉代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在唐代时因为与西域贸易发达,凉州成为了当时的第三大城市。
除了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凉州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还先后成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首都,在西夏时期作为陪都。
东晋时期,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曾住跸凉州,在此讲说佛法,翻译经书,现存有鸠摩罗什寺,就在武威市区内。
目前我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就出土自武威。
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窟——天梯山石窟,也在武威境内。
上京龙泉府、定州、丸都山城、朝阳等
上京龙泉府
渤海国是唐宝应元年(762年)由唐朝册封建国、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才被契丹吞并的东北割据政权。这个由粟末靺鞨大氏建立的国家,全盛时领土跨据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朝鲜北部广大地域,首都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当时是东亚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号称“海东盛国”。
渤海初定都敖东城(吉林敦化境内),史称“旧国”。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三世文王大钦茂把首都从中京显德府迁(吉林省和龙市)迁至北部的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30余年后,复迁东京龙泉府。贞元十年至贞元十一年(794年至795年)间,五世成王大华屿又将王都从东京迁回上京龙泉府。从此,上京龙泉府作为都城,直至渤海灭亡。上京龙泉府两度为都,前后达160余年之久。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攻灭,前后立国一个半世纪之久,共传十五世王,历经229年,和中国唐朝、五代、契丹,朝鲜,日本都建立了外交和商贸关系。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上京为天福城,封太子耶律培为东丹王(人皇王),统治渤海旧地。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仿唐长安城而建,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城环套,坐北朝南,总面积16.4平方千米。外城,北垣长5.5千米,中间向北突出一部分,外突部分的宽度与内城相等,南垣长不足5千米多,东、西两垣各长3.5千米多,全城周长为16.3千米,城垣残高平均2米左右,外城共设10门,南北各3,东西各2,外城内有5条大街,由内城正南门到外城正南门,有一条宽达88米的朱雀大街,把外城分成东西两区,这5条主要街道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市区街坊里巷;内城,当时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位于外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4.5多,仅部分城垣和禁苑遗迹保存较好,禁苑俗称“御花园”,在内城东垣以西,宫城东垣以东,周长约1.5千米,池塘遗迹面积近2万平方米,为一人工湖,池塘东西两侧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础石原址存放,附近多黄绿色釉瓦,亭榭原是八角形建筑;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2.5千米多,是渤海王室居住和行使统治权力的地方,存有宫墙、宫殿址、石井(俗称八宝琉璃井)等,宫城城垣用玄武岩筑成,残高平均约3米左右。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布局合理,由外城、内城、宫城组成,以唐朝长安城为模式规划设计,城垣和宫城内主体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渤海历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3道城垣和宫城内主体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实例,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定州
定州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山国的国都,十六国时后燕也定都于此。
齐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国迁都于顾(即今定州城,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都)。
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称卢奴,为中山国国都。定州全境及其所辖范围,被称为中山国。汉景帝(刘邦孙子)封第九子刘胜为中山国王,国都卢奴(今定州城),管辖14县。
魏黄初二年(221年),定州及其辖地仍名中山国。
晋泰始元年(265年),仍称卢奴,为中山国治所。晋武帝封司马睦为中山王,驻地卢奴,卢奴(今定州城)管辖8县。
后燕建兴元年(386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鲜卑人慕容垂建后燕国,定都中山(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卢奴(今定州城)改名为弗违,管辖8县。
中山国故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县城以东约15公里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为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轰动。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遗址十多处。城后依东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处,山峡内有万寿寺遗址、阴阳柏及众高僧墓塔群(现有十三处)。林山峡水库碧柳环抱山水互映, 可开展各种水上活动。
战国时期七国边界如何划过,国与国边界有标志吗
其实战国时期七国的边界是没有明确的划分的,因为国与国之间经常会打仗,所以各国的地域面积就经常会发生变化,也就没有了明确的边界线。
因为各个国家之间一般都是靠地理位置和城池来划分的,所以经常会有用城池来做筹码的情况发生。秦国就曾经要用十五座城来换取和氏璧,最终被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也成为了一个典故。
而就各国的地域面积而言,七国中楚国为最,涉及了如今湖南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还有云南、贵州和江西的一小部分地区,巅峰时期还包括了长江中下游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河南的一小部分。
七国中的魏国位于如今的山西南部区域包括河南的北部和中部偏东地区,其都城就是如今的开封,在当时被称为大梁。七国中的齐国位于如今山东省的北部,势力范围从河北的中部到泰山,西边经过河南的东部;都城是临淄,是当时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
七国中的燕国处在河北的北部区域和在辽宁的南部方位,燕国的范围也包括如今的京津地区,都城是作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七国中的赵国是处于如今河北的南部和北部地区,再加上山西的部分地区,都城是邯郸。七国中的韩国位于河南的西部和中部区域,还有山西的东南部地区。
七国中的秦国主要位于关中地区,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和甘肃一带,都城是咸阳;秦国也是七国中实力最强的一国,最后秦始皇打败了其他六国,完全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大家如果对战国七雄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到此,大家对临淄去云南旅游路线攻略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临淄去云南旅游路线攻略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